一週狂食2次,隔天馬上減肥 恐有「暴食傾向」減重更難

▲大吃,狂吃,減肥,示意圖。(圖/unsplash)

▲狂吃可以紓壓,但狂吃後的心理狀態也很重要。(圖/unsplash,以下同)

編輯/借借

現代人一昧看重「瘦」的審美觀,導致民眾對於飲食失調一事越來越普遍,每天看著過瘦模特兒與電影明星的海報,加上周邊的評價,很難不感到壓力,飲食失調症分為厭食與暴食2大類,其中暴食比厭食更難看出異常,因為暴食傾向的人體重不會過輕,只是心理持續受到摧殘,若你或週邊朋友有人一週內會有大吃2次(以上)的習慣,就必須注意是否有暴食傾向。

▲大吃,狂吃,減肥,示意圖。(圖/unsplash)

▲狂吃的餐點多半是油炸或是甜點等高熱量食品。

有時靠著吃發洩實屬正常,下列幾點可供區分僅是單純發洩或是暴食傾向:

一週大吃2次以上,都選擇高熱量食物,持續3個月
吃高熱量食物會有大量滿足感跟舒壓感
吃完會有巨大慚愧心態
會利用催吐、吃瀉藥來解決發胖恐慌
隔天會立刻過量運動企圖消化攝取的過量卡路里
極度害怕肥胖
情緒焦慮使用食物減壓

若有上述狀況,可能就有暴食傾向,這樣反覆的發洩,可能會讓身體出現低血壓、心律不整、容易蛀牙、黃牙、經期失調,此外若有催吐或過量進食,腸胃蠕動減慢,也會影響消化跟吸收,長期下來,日後想健康減重比一般人還要難上數倍。

且會出現這樣的舉動,心理受傷應該比身體受傷還嚴重,因為大吃過後會覺得很羞恥,情緒就會低落,且覺得自我失控,想要找回主導權,所以用極速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羞愧感,但又因為極大壓力導致又回到大吃來舒壓,成為一種循環,但問題是身體可能受不了。

▲大吃,狂吃,減肥,示意圖。(圖/unsplash)

▲心理狀態比生理狀態更複雜。

若現在僅是輕微的暴食傾向,需要先從心理治療做起,培養自信心,不要再厭惡自己的體重,規定自己不能短時間內急速瘦身,並慢慢調整自己的進食方式,少吃加工品減少情緒上的失控。但如果暴食狀況嚴重,還是要尋求專業的醫生建議。

►►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,快來下載星光雲App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