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》以人生三個時期 講述面對家庭與性向歧視的掙扎

▲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。(圖/女子學)

▲(圖/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》劇照)

大力推行性別多元、婚姻平權的今日,LGBT 族群的存在不再是不能說出口的禁忌,社會上也有著越來越多聲音支持著他們;近年來,本土電影如《醉·生夢死》、《誰先愛上他的》、《刻在你心裡的名字》,以及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的設立,藉由影視的力量,讓更多人可以理解人人都有其被愛的權利。

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》是史上第一部全由黑人演員演出、涉及同性戀議題的奧斯卡最佳影片,當年票數更勝《樂來越愛你》、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等呼聲極高的電影,著實是跌破許多觀眾的眼鏡。該片以三段式的敘事方式,講述喜愛同性、個性懦弱寡言的主角夏隆,在人生三個時期的掙扎;刻意緩慢、平實運鏡,電影前段壓迫般的窒息感,每幕都深刻寫下弱勢族群的無奈。

總有天你要決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別讓其他人替你做這個決定

▲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。(圖/女子學)

▲(圖/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》劇照)

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》中,毒販阿璜與夏隆相遇,心善的阿璜無法漠視年幼的夏隆飽受欺凌,非親非故的阿璜用著自己的方式,成為了夏隆當時的避風港及人生導師。「你可以是同性戀,但你不必讓別人稱呼你為娘炮」阿璜面對年幼的夏隆提問,不給予夏隆是否為同性戀的解答,只勸夏隆應拒絕他人使用貶意稱呼嘲弄自己。

劇情充斥大量的校園霸凌、同性議題於其中,卻不會在講述故事時,過度著重探討而喧賓奪主,反而是成功內化成主角的性格,在故事的進展中一點一滴地提及。活著多的是迎合另一半的喜好、遵循他人的規勸過日,為了追求讚美而使自己長成了背離本意的模樣,然而至少自己是怎樣的人,應保留予自己決定,由自我來建構自己的價值。

我知道你不愛我,但你要知道的是我愛你

▲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。(圖/女子學)

▲(圖/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》劇照)

電影中夏隆的母親,在其年幼時染上毒癮,且常常在夏隆最需要愛的時候,未能及時給予;當夏隆進入青春期,母親的毒品倚賴變本加厲,甚至逼迫夏隆繳出身上僅有的現金。三番兩次的逼迫之後,夏隆對於母親的沉淪逐漸習慣,並漸漸地淡出這段親子關係,直到傷害案件的發生,夏隆必須離開居住多年的邁阿密,此時才真正地脫離母親;也在分開的十餘年中,母親終於體認自己的過錯並向夏隆致歉。

由娜歐蜜哈瑞絲出演的夏隆母親,將角色極為令人厭惡的性格,透過掙扎的五官與激動的肢體語言,讓觀眾隔著銀幕也能不寒而慄。「我知道你不愛我,但你要知道的是我愛你」這句話起初稍感情緒勒索的意味,然而反覆咀嚼後,能明白這是身為一個母親,在喪失一切後,說出她少數能夠做到的事,渴望著能夠重獲孩子的愛,也將是她最後的無理要求。

延伸閱讀:

充斥悖德與禁忌的心理恐怖。《神棄之地》:融化名為信仰的糖衣,吞下對立於善的邪惡和人性

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:當夢想在現實中沉浮,獻給黃金年代的一封情書

※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https://share99.com/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