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lulemon為何擠進服飾業三巨頭?讓客人「多穿瑜伽服」且加深關係

▲▼(圖/翻攝自Facebook/lululemon)

▲lululemon不只在運動服品牌異軍突起,甚至洗牌全球服飾業三巨頭。(圖/翻攝自Facebook/lululemon)

記者林育綾/綜合報導

來自加拿大的品牌lululemon近年以光速成長,去年在運動類品牌銷售額排名第二,僅次於大魔王Nike;而它不只在運動服飾類突出,甚至市值已擠進全球服飾界三巨頭之一,勝過H&M。日本行銷專家分析,lululemon重視「體驗」勝過「販售」,還收購新創健身企業,增加顧客穿瑜伽服的時間,還加深跟顧客之間的關係。

lululemon近來在批踢踢論壇掀起討論,網友震驚它單價十分昂貴,表示「一件慢跑衣要3290元,慢跑褲要2690元,以為這種盤子牌一定倒」;但一查發現它去年銷售額打敗adidas,只輸Nike;還有很多人大讚「穿過就回不去了」。

[廣告]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日本行銷專家奧谷孝司、岩井琢磨共同出書《2040數位行銷圈客法則》,揭開知名企業的「圈客法則」,也在書中分析lululemon,提到它是在新冠疫情下仍然加速成長的企業之一。

作者表示,lululemon在2020年第三季,銷售額與前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3%!而到了2021年仍持續成長,第二季的銷售額比前年同期增加了6成,達成2.4倍的淨利成長。在市值方面,也已經勝過服飾界三巨頭H&M,緊接在經營ZARA的西班牙Inditex、FastRetailing之後。

分析指出,lululemon在2020年疫情開始時,將過去投資的「全通路」強項發揮到淋漓盡致,包括門市取貨、車內取貨、線上等候名單等。如果顧客在線上預約想前往店鋪的日期,就不必在店內排隊或等候店員接待,即可順利地領取商品。

不過,lululemon的主軸不是通路,而是顧客;重視的是「體驗」,而不是「販售」。無論在店內的工作室或線上,任命指導員或運動員都作為「大使」,舉辦像瑜伽教室這類的定期活動。由於店面是提供體驗的場所,所以他們對顧客的稱呼不是客人,而是「來賓」。

在lululemon擔任美國全球顧客創新部門代表的塞萊斯特.伯戈因曾經提到,雖然現正不斷轉換為數位,但實體店面的重要性仍舊不變,依然會聚焦在全方位顧客體驗上,活用實體店面的人員,開發能持續創造「與來賓連結」的活動。

舉例來說,lululemon曾在2020年3月啟動「數位諮詢計畫」,門市人員成為「教育者」,會透過FaceTime 或Zoom 接受顧客的個別諮詢。

▲▼(圖/翻攝自Facebook/lululemon)

▲日本行銷專家分析,lululemon重視的是「體驗」,而不是「販售」。(圖/翻攝自Facebook/lululemon)

lululemon的店面也曾經因為疫情關閉過一段時間,但之所以能成為業績成長的企業之一,並非單純只因為他們推動了「全通路」,而是始終秉持「聚焦顧客體驗」的態度,保持與顧客的連結。正因為擁有全方位顧客體驗的策略意圖、追求與顧客的連結,所以實體店面的人員也能很有彈性地活用數位措施。

它們也從實體店面通路的束縛中解放,像是看準讓顧客「在家中擺放連結點」,lululemon在2020年6月以5億美元,收購居家健身的新創企業Mirror。「Mirror」一款是設置在家裡的鏡子型健身設備,用戶可以透過設備與指導員連結,也就是可以在家上個人健身課程。

▲▼lululemon收購健身鏡公司,理解顧客的體驗,增加跟客人之間的連結。(圖/翻攝自mirror.co)

▲lululemon收購健身鏡公司,理解顧客的體驗,增加跟客人之間的連結。(圖/翻攝自mirror.co)

伯戈因說,企業透過Mirror來加深與用戶的連結,接著在體驗中突顯出商品的優點。換句話說,他們進一步加深「顧客穿瑜伽服的時間」的關聯,藉此了解顧客、抓住下一次的選擇機會,因此實現了強力的挽留顧客迴圈。此外他們早已明白,「只要得知顧客的行為,便能促成下個產品的創新」。

《2040數位行銷圈客法則》作者奧谷孝司、岩井琢磨提到,2040年將迎來真正的數位社會,5年後,仍在做同樣事情的企業將會被淘汰,創造顧客連結點,正是生死存亡的關鍵。

書中舉出豐富的業界案例,如亞馬遜、沃爾瑪、宜得利、lululemon等知名企業,說明當今企業面對的課題不只是通路數位化,而是必須進行以數位為前提的商業模式變革,才能在數位時代下存活。該書也有繁體中文版,由時報出版在台發行。

▲《2040數位行銷圈客法則》由時報出版。(圖/時報出版)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 ETtoday著作權聲明 ]

相關新聞

讀者迴響

熱門新聞

最夯影音

更多

熱門快報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