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大人味食物要累積許多生活體驗才能真正學會品嘗。(圖/取自pixabay,以下同)
時尚中心/綜合報導
世界的食物百百種,還記得小時候初嘗會突然無法接受的特殊味道食物嗎?等到長大之後,不知是味覺變了、還是心有所感,亦或是品嘗的眼界變得更大了,有些食物才能慢慢的懂得體會它的真滋味,這種「大人味食物」你是否也有同樣體驗呢?
咖啡
小時候喝咖啡總覺得有「大人樣」,但為了沖淡它的苦味,很多人都會加上一堆糖跟奶精,要等到長大了之後,才會了解單純無添加的咖啡,酸度跟苦味能刺激舌頭,漾出一股難以言喻的後味,成熟了之後才會體會到苦後浮現的甜啊。
▲單品咖啡的風味需要一點時間與經驗才能理解。
茶
一開始總也加上一堆糖的茶,真的要喝得多了之後,才知道茶也會出現的慢慢回甘,也需要一點時間,來辨識糖太多的甜膩,就跟人生一樣。
▲茶的世界博大精深。
香菜
香菜確實有點爭議,因為許多人長大後仍不適食香菜,但香菜也多半要等到人有點年紀,才會欣賞到它在料理中的提味作用,且香菜的份量拿捏不好,可是會過於「搶戲」的,有些美食家也以香菜的精準多寡作為評定菜的其中一種標準。
▲香菜的風味的接受度因人而異。
辣
辣有等級之分,小時候的舌頭多半無法負荷它帶來的刺激,但長大後許多人就能慢慢承受輕重不同的辣度,辣對於刺激味覺會產生強烈的作用,也是最能作為「心靈療癒」的味道之一。
▲不同深淺的辣度,帶給食物不一樣的面貌。
生食
這種吃食物原味的料理方式,與其說「敢不敢吃」,不如用「能否欣賞」來形容比較貼切,小時候吃的水果、生菜沙拉等,也算是未經料理的生食,但未經過烹飪體會食物原味的料理,如生魚片、生牛肉與海鮮等,就要等有點年紀才能品嘗到這類食物的風味。
▲以品嘗食物原味為主的生食,需要細膩的味覺。
►想看更多時尚資訊的分享,請加入《ET FASHION》粉絲團
我想要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