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電梯裡迷走 忠泰美術館《電梯迷宮》虛實交雜

▲忠泰美術館舉辦「不存在的地方」當代藝術展。(圖/忠泰美術館提供)

記者蔡惠如/台北報導

台北市忠泰美術館開幕之後第2檔展覽「不存在的地方」近期開展,展出來自6國共11為藝術家的當代藝術作品,其中包括阿根廷視覺裝置藝術家Leandro Erlich的作品《電梯迷宮》,該藝術家的作品以民眾能從泳池底端看出上方景象的《泳池》,因之前駁二曾展出類似作品引發爭議而知名於台灣。

▲Leandro Erlich作品《泳池》,現為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典藏。(圖/翻攝自忠泰美術館官網)

《電梯迷宮》本次為首度在台亮相,Leandro Erlich透過3部相連的電梯,以鏡子與穿透元素的設置,在一個電梯空間裡創造出無限廣闊的奇幻世界,鏡內反映出的東西虛虛實實,並隨著其內的人移動而有不停畫面,參觀者能立體感受到奇妙的空間,也能跟作品有互動連結。

▲在台展出《電梯迷宮》作品,(左)「不存在的地方」策展人胡朝聖,參展藝術家林德羅‧厄利什(右)。(圖/忠泰美術館提供)

Leandro Erlich表示,在科技進步的現在,人們透過各種電影或影像,看到許多不可思議的畫面,長久下來,人們對於眼睛所見、何謂真實何謂虛擬的界線,已越來越模糊,也慢慢停止思考這些現象是如何發生。透過這些視覺錯置的作品,雖然感受也許只有幾秒,但體驗過後,能產生對人、與環境、空間的感受與重新詮釋,是這些作品最重要的價值。

▲袁廣鳴攝影作品《城市失格─西門町白日、城市失格─西門町夜晚》,宛如不存在的地方,又熟悉又陌生。

由胡朝聖策展的「不存在的地方」展期至8/6止,除Leandro Erlich的作品外,還有袁廣鳴大尺度攝影作品《城市失格─西門町白日、城市失格─西門町夜晚》;帶觀者跨越有形與無形、真實與虛幻界線的鄭先喻《沙箱》、鈴木貴彥的《檳榔攤系列》,均呼應展覽主題。

►想看更多時尚資訊的分享,請加入《ET FASHION》粉絲團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