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點/沒有吳清友創立誠品 台灣文化有何指標?

▲誠品創辦人吳清友。(圖/CFP)

▲誠品創辦人吳清友18日因心臟舊疾驟逝,享壽68歲。(圖/CFP)

文/記者黃阡阡

由吳清友一手創立的誠品書店,陪著台灣民眾走過28個年頭,24小時營業的台北敦南店,不僅是民眾失眠的好去處,也是港陸人士乃及外籍遊客羨慕的藝文勝地;而今誠品除遍及全台,在兩岸三地的香港、大陸蘇州也各有據點,如果28年前吳清友沒有創立誠品,台灣的文化,在兩岸三地,還有什麼指標?

無論外界曾質疑誠品,在商業與藝文間失衡,但不可否認的是,誠品與台灣文化的發展,有著密不可分淵源。

▲誠品中山地下書街R79。(圖/記者蔡惠如攝)

誠品一貫給讀者優雅的閱讀體驗。(圖/記者蔡惠如攝)

誠品創辦人吳清友18日晚間猝逝,享壽68歲,回顧他生前受訪時表示,憶起他1988年第一次動心臟病手術後決定,想選擇自己喜歡做且有價值意義,而非賺錢的行業,因而創立誠品書店;如今,他也因舊疾與一生心血辭別。

當年吳清友是位從機械科畢業的「文化圈門外漢」,憑著一股熱情將誠品創立後,連年虧損15年,直到2012年發展出複合式商場模式,才轉虧為盈。

誠品之於台灣文化界來說,曾有評論指出,「書店帶動起台灣人的閱讀習慣,到誠品,喚醒了人對文化、美好藝術的渴望」,28年前,若沒有誠品,我們只有狹小擁擠的小書店,誠品讓愛讀書、不愛讀書的人都齊聚一堂,感受「文化帶來的美好生活」。

儘管外界有聲音指出,誠品為了生存向商業靠攏,但這樣的複合式經營,無疑是將「文化」的層面拉得更廣,除了原本的書籍外,誠品的觸角同時碰觸到專業畫廊、藝文空間、人文咖啡、設計商品等領域,喚回不少原本與書籍遙遠的族群,進而重拾對文化的好奇心乃至熱愛。

吳清友曾說,如果沒有那麼多好的讀者、作品、藝文活動、展覽、講堂,誠品將只剩下軀殼而沒有精神。

▲誠品中山地下書街R79。(圖/記者蔡惠如攝)

▲誠品發展複合式經營,拉攏更多潛在閱讀族群。(圖/記者蔡惠如攝)

近年來「誠品」二字已成台灣文化招牌,從誠品敦南24小時的經營事例,更曾是紐約時報、CNN、BBC等外媒爭相報導的題材,不僅讓台灣透過文化走出去,近幾年誠品再將事業版圖瞄準對岸。

2012年8月,誠品在香港銅鑼灣開設第一間香港據點,而後2015年,再到大陸蘇州正式開業;即便誠品在登陸後,又遭受外界負評;不過,誠品當時邀請到過去不願赴陸的台灣書法家董陽孜,首度到大陸開展,成為另一種讓台灣文化走出去的實證。

誠品書店,自一間書店的創立,再到「多角化經營」帶著台灣「走出國際」,走過近30年的光陰,除了給予台灣人文化洗禮的機會,誠品書店成功的經營模式,不可否認地也在台灣矗立起「文化指標」的形象。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