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總覺得工作沒有辦法學習更多,都在做些雜事嗎?(圖/PEXELS)
記者蔡惠如/綜合報導
也許你也有這樣的感覺,在工作中總覺得無法得到成就感、總是做些微不足道的雜事,覺得對未來與人生充滿疑惑,在這樣的狀態下,千萬別覺得疫情下工作難找,職場專家建議可以重新審視工作內容,以「增加效率」與「發展另一專長」來獲得新的感受,4種策略讓你今天就開始!新的一年動起來!
▲思考不夠,更要做出改變。(圖/Unsplash)
找到自己的工作哲學
職場上工作內容各式各樣,都不盡相同,藝術家跟上班族、服務業與公家單位狀況都不一樣,但每個人的個性會有不同的工作方法,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最重要。
若你是極短時間可以做到最大專注力,可以將「具深度性或困難的工作」放置在自己指定的節奏上,像是半夜、剛起床等,任何你想要的時間點都能工作,相當令人佩服,但實際能做到的人很少,大多數人適合「切割時間法」,類似上午9點至中午12點的時段,是完成今天最困難工作的時間,這段期間不要有人打擾,或是「節奏法」,將困難工作分成幾段,每段完成就劃掉一項,增加成就感,工作也會快速進行。
▲找到屬於自己個性的工作方式,效率會更好。(圖/PEXELS)
設定一天工作截止的時間
「每天晚上7點後停止工作」,給自己設下一個這樣的目標,會潛意識地影響你一日的行程,所有工作內容,都會不自覺地考量「晚上7點」這個時間,有助於你分辨上班時間與私生活,並停止接受更多負擔性的工作量,而在7點之後,便能開發另一種興趣跟技能,有助找回快樂,甚至是生涯中新的工作技能,你會有更多「可能性」。
▲制定每日工作時間的界線,有助於安排一整天行程,不會有總是加班的疲倦感。(圖/PEXELS)
限定膚淺工作的時間長度
工作中總會有些「很容易的部份」,像是你在職場的生涯中已經超過10年,有時主管還是會叫你去做剛畢業菜鳥也能做的事,這在所難免,但8小時的工時中,需要把這類工作時間控制在「X小時」以下,這樣做代表你能限縮僅是浪費你時間的工作內容,此外,若真不想讓主管叫你做這件事,也要主動跟他討論「你覺得不錯的好點子」,積極提案做「困難卻能學習」的事。
▲跟主管提案自己的好點子,被派去做膚淺內容的時間就會更少。(圖/pexels)
省下來的時間,一半花在「懶惰」
增進工作效率之後,便能有效的增加你的私人時間,省下來的時間中,把一半花在「懶惰」上,用於放鬆跟調劑你的大腦、刺激新的想法,但這樣做也意即必須花另一半的時間去「做點什麼」,學習或閱讀,甚至去上課,將人生變得更有深度。
▲省下來的時間一半用來發懶,另一半要好好運用,開展更多可能。(圖/PEXELS)
我想要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