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太多的雜物跟不安全感,讓我們選擇困難。(圖/unsplash,以下同)
編輯/渺渺小姐
許多人的人生都是這樣選擇的,我先求有,再求好。
這樣的模式不該形成批判,但另一面,也不該變成一種習慣,尤其是自己擁有太多,卻覺得仍是一無所有的時候。
每個人多少都有這種症頭,衣服堆得滿櫃,穿的永遠是那幾件,去旅行過好多國家、吃了好多餐廳,滿坑滿谷的照片,問到「好玩嗎?」「好玩」,「印象最深的是什麼?」「嗯...」想了半天說不出口。
人際關係也一樣,常跟同事、朋友出去吃喝玩樂,真正流淚無助的時候,卻沒人能信任傾吐,寫句悲傷的話在社群帳號上,讓旁人不知所云的秀秀,喊著加油、問著怎麼了,到最後只能在自己面前,大哭一場。
▲感覺自己擁有很多,卻又感到一無所有。
愛情路上,更是有無數懷著不安全感的人們,持續著問著自己「未來我嫁不出去怎麼辦?」「放掉他我還能遇到更好的嗎?」「是不是錯過這次機會,再也沒有了?」拽著不安、疑惑跟妥協,決定了一個人,你不討厭的那個。
先求有,再求好,至少,我不是形單影隻。即便是一件勒的你難過的上衣,至少能面對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淒風苦雨。
▲真正重要的事物,在捨去後才會顯現。
極簡主義的概念,是違背最初的人性的,先捨再求,是要有種程度的領悟,才能下的決定,換句話說,深深地知道自己要什麼,才能重重的珍惜。人在一生中要遇到多少人?不要想每個都能當成朋友,感情有一種極限,因為一見如故、互相珍重的的人難求,去掉不需要的應酬,或是花多少心思也不把你當一回事的時間浪費,好好跟愛你的人相處。
愛情亦然,填滿內心與生活的,都不是能讓你快樂的事,就像一堆大而無當的傢俱,好幾天甚至都不曾去看一眼,卻擠壓的讓你連睡覺的空間都沒有,擁有著卻不快樂,就丟棄吧,你會發現一直一直不捨丟進垃圾桶的東西,可能只是個意想不到的微小物品,像是一片你所鍾愛的CD,但它長年都埋在沙發椅腳下,你好久都找不到它,然後連讓你開心或平靜的旋律都忘了。
也可能會發現的,是你的勇氣,真真實實的,讓你感覺就是這樣活著,其實就算是一個人,這也很好。
我想要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