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・經典/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讓排水蓋不臭不生蚊 入選設計大獎為台爭光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)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,以下同)

記者蔡惠如/綜合報導

設計是為了讓人類生活更好,可能一個微小的改變,就能讓生活大大改善,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系團隊成員,針對下水道系統設計出全新作品「浮洞FloaX」,利用一顆小小具浮力的氣球,就能解決滋生蚊蟲、散發異味氣體、阻止髒水逆湧等問題,漂亮獲得首獎,也入選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全球前20強作品,要與世界各國的最新創意一較高下。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)

▲三層構造,內部的浮球為主要概念。

以物理學中的浮力原理為出發點,「浮洞」的設計理念是針對現有的排水溝蓋進行改良,在排水溝蓋內設計活門板,並在活門板中央,放置一顆浮球,在靜止狀態下,浮球會堵住活門板中央洞口,能隔絕下水道蚊蟲及惡臭,需要排水時,流入的水會將浮球帶離活門板,讓水順暢流入下水道。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)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)

▲利用浮力可在不同狀況下提供多種解決方式。

而當過量的水流入下水道,其浮力將球體往上推移,活門板也會順勢上提,在一定強度下減少下水道水逆湧。透過「浮洞」浮球與排水溝蓋的交互設計,可改善排水系統滋生蚊蟲、散發異味等問題。另排水溝蓋的小孔隙設計,能防止行人物品掉落,且材質與孔隙角度以易於反光為出發點,讓行人在夜間行走時能更易於辨識。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)

▲小孔設計不但能阻止較大垃圾流入下水道,也不怕隨身物品掉落進去找不回來了。

今年的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已邁入15週年,其他各國入選作品,都較以往更為專注在環保、永續與社會議題,如英國入選作品「MarinaTex」,則是以魚廢棄物和紅藻製成能生物分解的透明薄膜,號稱能作為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的替代品,漸少垃圾產生。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)

▲英國入選作品「MarinaTex」。

美國入選作品「Cocoon」外觀如同繭般的頭部保護套,能保護癲癇患者在發作時頭部不受損,且能主動傳送病患GPS座標給於照護者,提供第一時間醫療協助。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)

▲美國入選作品「Cocoon」。

「浮洞FloaX」作品其實是台灣的設計團隊第二次入選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全球前20強,上次入選是2015年中華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學生作品「Green Fairy」,主要功能是抑制河川藻類增生的球型迷你微生物反應器。當年奪下國際賽第2名。期望本次入選的「浮洞」能突破紀錄奪下國際冠軍。

▲高師大設計「浮洞」獲台灣首獎,將代表台灣角逐James Dyson Award冠軍。(圖/Dyson提供)

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於全球27個國家舉行。開放給所指定國家內修讀工程或設計學系之大學生或研究生課程,或是畢業四年內的新生代設計師參加作品角逐,其理念是「發現並解決別人忽略的問題」,全球冠軍得主可獲得獎金30,000英鎊,折合台幣約117萬元。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