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工作迷惘的人生 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:「掏空才得以成就」

文/女子學

「似乎就從那一天起,我漸漸搞不懂自己的工作到底是什麼了。」讀到某篇章做為結尾的這個句話,不禁也對自己提問了。一份工作做久了,開始的初心在不知不覺中被趕到了某個角落,只是習慣性地做著自以為「專業」的事情,卻不知熱情早已被迷惘吸走了能量。

活躍於電影、電視劇、舞台劇的松重豐,經常扮演具有獨特風格的配角,自然又戲感十足的演技稱為實力派也不為過,而他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是日劇《孤獨的美食家》,後來 2020 年因為演出《今日的貓村小姐》中的貓而蔚為話題,此外,也是廣播節目《深夜的音樂食堂》的主持人,擁有多重身分的他,現在又添上了「小說家」。

 
 
 
 
 

 
 

《空洞的內在》的誕生,肆虐全世界的疫情可說是推了一把。原本就有在《SUNDAY 每日》上連載散文的松重豐,在編輯的提議下要將這些散文集結成冊,沒想到在討論過後的一個月,日本政府發布了「緊急事態宣言」,而被迫蟄居,只能乖乖地待在家,過著足不出戶生活的他,把內心的胡思亂想一股腦地打成文字,最後竟意外的順利完稿,甚至提前出版。

短篇連作小說〈愚者妄言〉遊走於奇想與現實之間,自嘲式的幽默和細膩入微的描繪,令人很容易就進入筆下的情境,時不時的會心一笑;〈演者戲言〉集結連載於《SUNDAY 每日》的散文,能一窺松重豐成名前的生活樣貌,樸實又溫柔的筆觸讓人有種與他閒話家常之感。前半的小說與後半的散文看似各自獨立,翻讀間,卻又如入平行之境,當察覺那些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結之處,便驚歎幾聲,想著這樣的安排真是巧妙。

▲松重豐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是日劇《孤獨的美食家》(圖/日劇《孤獨的美食家》劇照)

只有自己能帶著自己走出迷惘

書的開篇,是身為「演員」的主角來到京都拍戲,因緣際會下到了廣隆寺參拜,而後幾次都遇見一位謎樣老人,在彼此對談之中,得到了「『空空如也』並不代表『什麼也沒有』」這句帶有開示意味的話,而這兩個詞盤旋於主角腦中久久不散,像是要頓悟,卻又如墜五里霧,陷入了一開頭那句引發自我提問的話。

〈愚者妄言〉中的 12 則短篇以「現在我正在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?」連寫,主角會忽然成為某個未知角色,接著他便以「專業經驗」去研判自己是誰,但結果都不是所想的那樣,這就像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「習以為常」去分析、處理事情,但萬事皆有變數,當「經驗」無法解決問題時,會開始質疑自己,然後進入誤區走不出來。

人在迷惘時,最先想到的是求神拜佛,希望能幫自己指點迷津。剛入社會的那幾年,工作上不是很順遂,遇到的麻煩事雖算不上光怪陸離,卻也足以成為自己不敢一聽再聽的鬼故事,被低潮纏上,求助無門,幾近崩潰的那些時刻,跑遍了各大廟宇,祈盼著某位神佛能度自己出苦海。

現在想來,心靈的寄託果然很神奇,多年下來,自己早已不再是那個容易大驚小怪的社會新鮮人,也更明白我們可以有所依託令心情平復,但要解決問題始終是自己,試著像松重豐那般,不被年齡綁住,盡情嘗試更多別的事情,也許它們會成為未來某個問題的解藥。

▲(圖/日劇《持續可能的戀愛?》劇照)

勇敢地清空自己,才有空間放更多新事物

在《空洞的內在》一書中,緩緩述出松重豐「掏空才得以成就」的演員之道,如同他在書中用「菩薩與演員內在都為中空」的比喻,人要有勇氣去清空那些存於自身的東西,才有空間能容納新事物,也不用怕曾擁有過的會消失,它們其實會以某種形式保留下來,累積為成長的養分。

我們也許在某個領域已經很專精,但還是要多試試其他事物,松重豐在某次訪談曾說這樣一段話:「到了這個年紀,人愈來愈只能接受自己認同、了解的事物。因此如何擴大自己的視野就很重要,勇於接觸新的事物,有時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與驚喜。」也如屢見不鮮的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,只要跨出囿住自己的那一步,就會發現人生還有很多值得感受的事。

▲《空洞的內在》(圖/粉絲專頁@臉譜出版)

延伸閱讀

累了,不妨先問問自己:「為什麼?」藉由一步步的反思,用不同角度看待挫折與挑戰

累了,停下腳步也無妨:要有「歸零」的勇氣,才能為人生創造出更多選擇

※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https://share99.com/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