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癌年輕化!營養師曝「10個壞習慣」恐增罹癌風險

▲▼營養師曝「10個壞習慣」恐增罹患乳癌風險             。(圖/Unsplash)

▲肥胖容易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。(圖/Unsplash,以下同)

記者曾怡嘉/台北報導

根據統計,乳癌是台灣女生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,且近年來罹患乳癌的年齡層越來越低,在台灣20-39歲年輕族群中乳癌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,甚至好發年齡還比歐美年輕10歲。營養師程涵宇就在臉書分享,以下10個壞習慣應避免,有助於預防乳癌。

#油炸食物

研究發現經過油炸的食物,會明顯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,且同時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。

▲▼營養師曝「10個壞習慣」恐增罹患乳癌風險             。(圖/Unsplash)

#速食

由於速食大多是高油,高鹽及油炸物,若太常吃這類食物,不僅容易發胖,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也攝取不足,更容易增加罹患各種慢性病及乳癌的風險。

#加工肉品

研究指出,加工肉品像是培根、香腸,若是經常攝取會增加9%乳癌風險。

#添加糖

過多的糖容易讓身體呈發炎狀態,同時也與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發生率相關,同時與乳癌風險正相關。

▲▼營養師曝「10個壞習慣」恐增罹患乳癌風險             。(圖/Unsplash)

#高GI精製碳水

經常食用高GI精製碳水可能增加8%乳癌風險,且通常這類食物也會添加較多的糖,對身體易造成負擔。

#超加工食品

高度加工食品含有較多添加物且營養價值低,和高度加工食物比起,超加工食品更有損健康,研究顯示,經常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10%。

#不運動

和有運動習慣的女性比起來,沒有運動習慣乳癌風險直接增加20~40%,平常有機會多爬樓梯、多走路都是增加活動量好方法!

▲▼營養師曝「10個壞習慣」恐增罹患乳癌風險             。(圖/Unsplash)

#喝酒

少量喝酒罹患乳癌的風險大約增加4%,大量暢飲酒乳癌的風險暴增60%。

#肥胖

研究發現,越胖罹患乳癌的風險風險,BMI>25時會增加17%的風險,BMI>30則會增加37%。

#內分泌干擾物

是一種來自外界且能干擾內分泌功能的化學物質,其會干擾體內激素的生成、釋放、輸送、代謝、結合或消除過程。環境荷爾蒙是此類物質中最常見的類別,像是塑化劑、農藥、雙酚A都包括在內。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