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累越想吃!營養師曝「焦慮性進食」4症狀,你也中了嗎?

▲▼焦慮性進食4症狀。(圖/Unsplash、Pexels)

▲越來越多人喜歡用吃來紓壓。(圖/Unsplash、Pexels,以下同)

記者曾怡嘉/台北報導

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你自己或是身邊朋友,是否也會藉由吃東西來填補內心空缺,越忙越累更想靠食物得到快樂,營養師余朱清在臉書專頁分享,若有以下4個狀況,或許你屬於「焦慮型進食」,讓營養師教你正念飲食,解決不餓卻很想暴飲暴食的困擾。

#靠美食來紓解壓力

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疲勞了一整天,更想要大吃大喝來慰勞自己,營養師余朱青指出,小心這是皮質醇的陷阱,因為壓力導致皮質醇濃度的提升,就會讓人不注意就吃進更多的食物。

▲▼焦慮性進食4症狀。(圖/Unsplash、Pexels)

#渴望高熱量的食物

上面有提到壓力會導致皮質醇的濃度上升,同時大腦的血清素濃度也會跟著降低,這樣的狀況會導致你感到情緒低落,傾向用精緻且高熱量的食物來彌補內心的空虛。

#吃飽了卻還是想吃

因為高碳水化合物、高脂肪、高鈉的食物,會讓大腦產生愉悅的感覺,因此當壓力過大時,大腦就會想起有這些美食,能降低你的壓力,並提醒你去吃這些東西,這就是為什麼你明明吃飽了卻還是忍不住繼續吃的原因。

▲▼焦慮性進食4症狀。(圖/Unsplash、Pexels)

#享受美食有罪惡感

當你被情緒操控進食後,往往都會伴隨著懊悔和罪惡感,痛恨自己怎麼又吃了這麼多東西,開始進入惡性的輪迴,最後可能導致暴食症、腸胃功能紊亂等狀況。

▲▼焦慮性進食4症狀。(圖/Unsplash、Pexels)

余朱青表示,若你符合焦慮性進食,也不用太擔心,她分享可以透過正念飲食來解決,所謂的正念飲食就是專注在享受美食、吃飯的當下,因為大腦在用餐後的20分鐘才會意識到飽足感,因此建議放慢用餐速度,讓吃飯變成一件「有意識」的行為,就能幫助減緩報時和情緒化飲食的狀況。當你的飲食不再被情緒控制,距離減肥成功就往前更進一步了。


 

關鍵字:

焦慮, 壓力, 飲食, 營養師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