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睡眠不僅影響工作,有時還會影響整個人生。(圖/Pakutaso、pixabay、unplash、pexels)
記者蔡惠如/綜合報導
睡眠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,若在睡覺時無法好好休息,所有的生活都會受影響,甚至身體狀況也會愈來愈差,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表示,想睡得好,其實要掌握睡前90分鐘的關鍵時刻,用3種做法來提升睡眠品質。
▲覺得睡眠品質差,不妨試試研究建議。
體溫
人的體溫分成皮膚體溫跟深層體溫,皮膚體溫就是表面的溫度,可以透過泡澡或洗澡來改變,研究顯示,兩種溫度的差距縮小時,人就容易入睡,所以想讓睡眠品質變好,在準備入睡前的90分鐘,可以先去泡澡,攝氏40度的水泡15分鐘,讓深層體溫提高0.5度,90分鐘後深層體溫會慢慢接近皮膚溫度,並在入睡時持續降溫,會幫助入睡。
▲睡前做一些重複不刺激大腦的事,讓大腦慢慢進入休息狀態。
關閉大腦
在睡前不要讓大腦「加班」,盡量做一些重複性且規律的事,讓大腦慢慢進入休息狀態,盡量讓腦子放空的事情包括,看一本無聊的書、打坐、無興趣的科普節目等,盡量不要看一些刺激腦子醒來的藍光,像是眾多的手機或平板螢幕。
▲起床時的鬧鈴以20分鐘為間隔。
鬧鐘設定
建議在叫你起床的鬧鐘設定上,要有2個時間,最新研究顯示,每個人的睡眠週期會有些許差異,約莫在90分鐘至120分鐘之間,接近早晨時,因為身體有睡醒的機制,快速動眼期與非快速動眼期會在20分鐘左右做出切換循環,建議鬧鐘間隔時間在20分鐘,如果8點要起床,建議設7:40與8:00各設一個鬧鈴。
如果你設3分鐘就叫你一次,在非快速動眼期硬被鬧鈴吵醒,整天都會覺得睡不飽,且恍恍惚惚,感覺完全沒精神。
我想要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