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師教吃蛋白質 挑選食物「優先順序」很重要

▲▼營養師教吃蛋白質。(圖/Unsplash)

記者曾怡嘉 /台北報導

每日補充蛋白質是人體必需,營養師高敏敏提醒,不是只有吃肉才有蛋白質,蛋白質其實又分為低脂、中脂與高脂,想攝取足夠蛋白質,又不想吸收太多熱量的朋友們,建議可以挑低脂區的食物來補充蛋白質。

#低脂:一份55大卡

雞胸肉、瘦豬肉、花枝、豆漿、蛤蠣、蚵仔、牛腱、一般魚類

#中脂:一份75大卡

雞蛋、雞翅、雞排、豬排、豆腐、豆干、鮭魚、鱈魚、虱目魚

#高脂:一份≥120大卡

秋刀魚、豬蹄膀、香腸、臘肉等加工製品、花字輩的肉類(五花、梅花、雪花)

營養師高敏敏也提醒,想攝取足夠蛋白質又怕熱量超標,建議可以選擇低脂區的食物來補充蛋白質,除了注意蛋白質攝取來源,優先順序也很重要,建議以豆製品為優先選擇,再來是魚肉、海鮮,然後是蛋,最後才是肉類。

▲▼營養師教吃蛋白質。(圖/Unsplash)

除了蛋以外,還是有很多植物性食物富含蛋白質,尤其植物性蛋白的脂肪、膽固醇更低,膳食纖維跟植化素更豐富,每天用部分的植物性蛋白來取代動物性蛋白,可以讓身體更健康,還能降低死亡率。

▲▼營養師教吃蛋白質。(圖/Unsplash)

營養師也建議蛋素食朋友,可以多交替食用各種植物性蛋白質,像是豌豆搭配毛豆、或黃豆搭配藜麥,讓胺基酸種類更完整。

最後也提醒大家,當蛋白質攝取不夠,就容易出現肌少症、傷口易感染、疲倦無力,甚至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…等症狀,因此每日補充足夠蛋白質才是健康之道。

▲▼營養師教吃蛋白質。(圖/翻攝自FB/高敏敏營養師)

▲(圖/翻攝自FB/高敏敏營養師)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