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泊與懷鄉 常玉逝世50周年大展「相思巴黎」

國立歷史博物館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,常玉描繪風景動物的作品《斑馬》。圖/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。

▲國立歷史博物館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,常玉描繪風景動物的作品《斑馬》。(圖/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。)

文/瘋設計

被譽為「東方馬諦斯」的藝術家常玉,自20歲那年離開中國後,畢生旅居巴黎,不曾回去故鄉四川。但他的油畫創作始終關注東方元素,以中國水墨寫意的流暢線條,融合野獸派簡潔強烈的特質,描繪優雅恬靜的裸女、花卉與動物,流露淡淡的思鄉之愁。

今年,適逢常玉逝世50周年,國立歷史博物館以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為題,展出常玉49幅油畫與3件素描,探索他獨特的藝術魅力。城市美學新態度也邀請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高玉珍,為大家深入介紹常玉的繪畫風格,以及常玉與台灣結下的不解之緣。

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展區。圖/城市美學新態度攝。

▲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展區。(圖/城市美學新態度攝。)

常玉晚年從法國寄送畫作到台灣,準備來台舉辦個展,卻因為一趟埃及行,誤換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,在敏感的政治氛圍下未能來台,1966年因意外瓦斯中毒而辭世。高玉珍副館長表示,台灣和常玉有一份說不出的緣分,常玉在有生之年無緣踏上台灣土地,但一輩子拿中華民國護照,差一點來台灣教書與展出。

針對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如何紀念常玉逝世50周年,高玉珍副館長說明,史博館希望回應常玉辦展的初衷,並實現他當年未能到台灣舉辦個展的心願,因此這次展出以館藏為主,聚焦在他的晚期作品。

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展區。圖/城市美學新態度攝。

▲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展區。(圖/城市美學新態度攝。)

「相思巴黎─館藏常玉展」以風景動物、裸女與靜物花卉等三個繪畫題材分類展示,並使用不同色塊區分,讓人在欣賞三個主題時,擁有不同的心靈感受。而這些色塊也呼應常玉喜歡平塗顏料的技法,以及擅長用色彩變化去描繪同個主題。

完整文章請看城市美學新態度

【延伸閱讀】

「竹波坪亭」 與淡水山海對話

※本文由城市美學新態度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