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・經典/愛德華・霍普80年前的筆下孤獨 反映著現代的你與我

▲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作品。(圖/翻攝wikiart)

▲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作品,《Automat》1927年,曾登上TIME雜誌封面。(圖/翻攝wikiart官網,以下同)

記者蔡惠如/綜合報導

秋冬正是世界邁入寂靜的時刻,也是欣賞美國畫家愛德華・霍普(Edward Hopper)作品的好時機,這位以畫作描述出寂寥、孤身一人的畫家,透過背影與模糊不清的人臉角度說故事,80年前正是他活躍創作的時期,然而歷經多年,那一場場孤獨的片刻仍發生在你我之間,我們都曾化身他畫中的人物。

▲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作品。(圖/翻攝wikiart)

▲最知名的畫作之一,《Nighthawks》1942年,畫中背對坐著的人物,是整幅畫的焦點。

姑且不論愛德華捨棄當時抽象主義的潮流,從立體主義畫派走向現實畫派的背景,這一位在美國藝術界的繪畫大師,從他的畫作上就能感受到讓人平靜的孤寂,畫中那些雖具有年代感、若仍是我們熟知世界的背景,加上仍然隨處可見的孤單人影,共鳴由此而生,就行。

▲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作品。(圖/翻攝wikiart)

▲《Hotel Room》,1931年。

光線明暗對比,獨身一人與人群,畫中的人究竟是悲傷與平靜,全部因為觀畫者的心情而定,孤獨時就是與自己對話的時刻,身處在各種不同的空間裡,都能呈現一樣的表情,主角內心在思慮什麼?他在為何而悲傷?他的呼吸與氣息,是否跟我一樣?

▲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作品。(圖/翻攝wikiart)

▲《Gas》,1940年。

清冷的色調是愛德華大部分作品的特色,即便是晚期色調變得較明亮溫暖,仍留下冷靜的特質,他的畫作反映出當時紐約的人文特質,但透露出的寂寥氣氛,卻跨越時間投射在每個年代觀者的內心,即便在現代科技演進,人與人彷彿更疏離了,嚐起愛德華的畫作,相信風味依舊。

▲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作品。(圖/翻攝wikiart)

▲《Office in a Small City》,1953年。

▲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作品。(圖/翻攝wikiart)

▲《Room in New York》,1940年。

►►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,快來下載星光雲App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