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 Nike Air Max 你得知道的事
傳奇設計師 Tinker Hatifeld 第一項企劃就是 Air Max 1,他將氣體灌入聚氨酯橡膠氣墊中作為避震緩衝,但將中底移除,以便能清楚看見鞋子構造,在當時看來過於前衛的設計,
其實是 Tinker 受到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的啟發,這是一座內部結構顯現於外觀的建築,「我在巴黎看到很多衝突矛盾,令人又愛又恨的建築,龐畢度中心是我決定讓 Air Max 氣墊外露的原因。」
草圖完成後,Nike 內部認為這是不可能生產的鞋款,甚至施加壓力認為 Tinker 應該被開除;而當時 Air Max 1 的廣告文宣寫著:The Run. Redefine. 在鞋款上市之後,事實證明,這是個神奇的成功故事,而傳奇延續至今。
Nike 未經證實的神秘部門?
在一年一度 Nike Air Max Day 的這天,《美麗佳人》來到了北京朗園,在進入會場前,編輯們得先換上充滿實驗室感的防塵外衣與鞋套,接著進入一座彷彿大型裝置藝術的檔案室,外露的線材與機械設備,以及一旁顯示器閃爍著 Tinker Hatfield 的影像及設計手稿
在充滿細節的檔案室中,隨處可見檔案架上用著潦草看似不具意義的 d-o-u.com 字樣,這其實是 Nike 精心安排的彩蛋,在限時內登入這個網址,便能下載一系列的檔案紀錄,
D.O.U. 代表了 Department of Unimaginable,這是個尚被證實的神秘部門,據說也是所有天馬行空想法的源頭。除了大量的測試紀錄、內部人員令人會心一笑的研發來往信件
以及名稱分類由 Proto A Tests 一直延續至K的檔案夾,點入檔案中便能看到鞋款被綁上了各式汽球、塑膠氣泡、彩色水管和聽診加壓器,一揭研發階段的過程,與 Nike Air Max 720 超乎想樣的瘋狂與奇想。
與Nike Air Max 720設計師 Jesi Small對談
Marie Claire(以下簡稱M.C.):Air Max 720 的設計靈感是什麼?
Jesi Small(以下簡稱J.S.):當我們開始這個設計時,我們把重點放在「能量」,如何獲得「能量」是我們最常問自己的問題,也是設計的靈感來源和視覺主軸。
M.C.:在設計 Air Max 720 時,最大挑戰是?
J.S.:在先前設計 Air Max 270 時,我們就已經從中學習到了許多相關東西,本來以為 Air Max 270 已經是氣墊厚度的極限了,在 Air Max 720 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,我們作過非常多的嘗試突破極限,當你試著使用這麼厚實的氣墊,最先面臨的挑戰就是穩定性和平衡度。
M.C.:在面對鞋款設計時,你腦中最先出現的想法是?
J.S.:身為一名設計師,在設計一件物品時,最先想到的一定是:「我想要解決什麼問題?」就 Air Max720 鞋款來說,我們最希望能解決全日穿著的舒適度問題。
M.C.:對於設計師來說,在面對創作和創新時會有許多拉扯和掙扎,有什麼細節設計是你很引以為傲的?
J.S.:首先是我們在鞋面上嘗試的變色顏料,呈現像是北極光的景觀顏色;另外則是我的工作夥伴們都是很有創意和對不同事物感到好奇的人,我們不排斥失敗,我很驕傲團隊間能如此合作。
M.C.:你認為未來鞋款會是什麼樣貌?
J.S.:接下來還會有許多有趣的計畫正在進行,所以我不能透露太多,但目前我們在鞋款上達成的目標和創新,才只是個開始,持續突破極限和想像,會是長期目標。
M.C.:目前最滿意的作品是哪雙球鞋?
J.S.:Nike Air Max 270 與720都讓我非常滿意,回頭看 Air Max 的歷史,每一次的演變都提供了獨特思維和進化,在設計時我也不會侷限大膽瘋狂的想像,即便那可能會有點冒險,但我很滿意最後能夠提供消費者全新的視覺感受和穿著體驗。
M.C.:請用三個字形容 Air Max 720。
J.S.:大膽的、有表現力的、嶄新的體驗。
Text/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Photo/Marie Claire美麗佳人
【本文出處,更多精采內容請上《美麗佳人》官方網站;《美麗佳人》官方粉絲團。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!】
延伸閱讀:
全都不超過萬元!絕不跟別人撞錶,小資女必收藏的3個小眾文青手錶品牌
我想要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