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剛剛好,就是一種最好」 北歐的生活哲學,讓你放掉那些不需要的付出

▲女性,女孩,女人,散心,獨立女性。(圖/取自免費圖庫Pexels)

▲人生中了解「剛剛好」的定義是長久要學習的課題。(圖/Pexels)

編輯/借借

不知是否文化使然,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努力,總是汲汲營營的工作,想賺更多錢、想往上爬、揹負許多壓力,甚至做出讓自己心碎的妥協,換來的卻不是真正想要、或讓自己快樂的東西,有時大費周章的「營造快樂」,說不定還比不上1小時安靜地望著海。

生活上繁忙的節奏,讓我們失去「慢下來」的能力,同樣的,我們也變得無力思考,究竟什麼是屬於自己或身邊人的大幸福,總覺得失去目標會讓人生怠惰,卻無法理解盲目追尋,也是失去目標的定義之一。

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國際機場,會發現其內免稅店沒有我們所熟悉的奢華品牌,即便是在這樣一個觀光客密度最高的場合,也能對他們的生活態度略知一二,他們理解真正優秀的商品與設計比品牌更加重要,「讓生活更好」的核心來自於心靈方面的滿足。

▲女性,理財,生活,運動,閱讀。(圖/unsplash)

▲不被慾望與商業掌握,知道什麼是好東西。(圖/Pexels)

認真工作,提高效率
工作在生活中是必要的,它不會讓人生變的悲慘,除非是你讓它變的悲慘,每天認真且有效率地解決每一件事,並適可而止,盡量不加班並減少壓力,因為下班後的生活也很重要,它需要達到一個平衡,才有可能長久並進行發展。

需要才是購物的理由
購物只能為某些人做「短暫的心靈治療」,更多人因為瘋狂或超量購物,導致壓迫生活空間,甚至負債累累,然後就陷入更無限的循環,分清楚「需要」跟「想要」的東西,是為自己生活負責的一種方式,也可以減少地球的資源浪費與垃圾減量。

找到心靈真正覺得開心的時刻
有很多時候,快樂是跟金錢無關的,花上一個下午烤蛋糕、做出自己心中想吃的菜、花時間整理最喜歡的書櫃,那些愉快的小時光就像是種「儀式」,讓你舒適的一段過程,不需要花大錢去五星飯店度假放鬆,在家中一個讓你舒適的小角落就能達成。

▲女性,理財,生活,運動,閱讀。(圖/unsplash)

▲找到讓自己心靈平靜的方法。(圖/unsplash)

不追求極簡,沒有極端
很多人以為北歐風格就是追求極簡,其實並不然,無論是極簡或奢華,都是過為極端的表現,或許以「真正需要的、懂得足夠的」概念,才是剛剛好的想法,其實人真正需要的很少,大部份都是慾望的「想要」,卻因為如此也囚禁了我們,告訴自己要賺更多才會快樂。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