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切都會好轉的》查理109歲人生 面對困境活出「快樂版本」的自己

文/女子學

「我們隨時都可以選擇去看見生活之美。」

隨著孩子日漸成長,那些透過晚間故事帶來的親子共享歡樂時光,也終將落幕。曾被孩子要求為他們寫一本故事書的《華盛頓郵報》專欄作家大衛馮德雷爾(David Von Drehle),始終未能完成這個心願,而隨著時間流逝,這件事也被淡忘了。

雖然此事未竟,但身為父親的大衛仍想寫下孩子將會需要的書,一本如何在暴風雨中尋找生命意義的書,而《一切都會好轉的:查理的百歲人生教會我的事》便由此誕生了。這不是一本刻意說教的書,而是查理走過漫長歲月,渾然天成的人生智慧積累。

▲為了寫下孩子將會需要的書。(示意圖/Pexels,下同)

「他了解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喜劇與悲劇、歡樂與憂傷、膽識與恐懼的混合體。我們自這些相互衝突的音符中選擇自己生活的基調。」

《一切都會好轉的》開頭不久,僅兩則有關查理的小故事,便讓人受益頗豐。查理的人生故事讓大衛倍感啟發,於是他側寫其傳記,為自己的孩子留下照亮前行路的明燈,也讓年輕一代的人們知道,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,只要順應並堅守初心,便是最自由的生活方式。

關於查理的行事作風,大衛認為非常符合斯多葛主義的精髓:我們要明白什麼是自己所能控制的,更重要的是,當超出可控範圍時,我們為所能自主選擇的就只有自己的反應與行動。不緬懷過去,也不試著掌控未來。我們要學習查理的生活哲學,對於接收到的人生課題,盡力地回應,做出當下覺得最正確的決定,然後相信會有好結果。

「把彎路走直的人是聰明的,因為找到了捷徑;把直路走彎的人是豁達的,因為可多看幾道風景。」

大衛在每次拜訪查理後,便會帶走一則故事,有時是數則,在他們穿越時空的對話中,懷舊開啟了新的可能性,過往的種種成了充滿前瞻性的所在。一件事透過不同人的角度,會有無數種解讀,而面對它的態度,以及處理它的選擇,至直最後的結果,皆沒有絕對的對錯。

書中提及,「世事從來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篤定,但也不會是表面看來的那般絕望。」查理的人生體悟,告訴我們生活是瞬息萬變的,而凡事也並不是一翻兩瞪眼,有苦有甜,甚至是五味雜陳。但只要我們能遠離消極主義,相信自己,堅守原則,做正確的事,一切都會好轉的。

▲《一切都會好轉的》一書記錄了查理的109歲人生。(圖/女子學提供)

《一切都會好轉的》記錄了查理的109歲人生,這一場旅程有無數個困境,但他始終樂觀面對。查理的處世智慧能給予人們走出迷茫的力量,希望我們的人生都能達到:「願你活得精采,認真生活,願你每一天的努力使你與所有愛你、相信你的人心滿意足。」

延伸閱讀

暢銷心靈書《我可能錯了》4 句必收箴言:生命的智慧源自每一次的覺察領悟

照亮生命中的不安時刻:3 部大人系繪本讓你明白要好好對待自己,回到內心的平靜

※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