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?懶人只需五週計畫 就能治好「拖延症」

編輯/Emily 圖/商周提供、翻攝自unsplash.com

明明有一大堆事情要做,卻總是提不起勁開始?這種「拖延症」狀況幾乎每個人都遇過,從求學時期到進入職場還是難以根治,但其實擺脫「拖延症」並沒有那麼困難,跟著時間管理專家訂定的「五週計畫」安排生活,每天只要花20分鐘,就算天天睡滿8小時,也能提升效率、擁有高生產力。

▲治好拖延症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.com)

第一週:逃避停止,實踐開始

「拖延症」的產生常常是因為我們未完成的任務乏味、無趣,或是沒有明確的結束日期,讓你無法產生動力,也可能是因為任務無法勝任,甚至容易發生衝突,這時就會想一拖再拖,幻想著麻煩自己解決。這種現象已經變成一種習慣,讓你難以判斷自己在逃避和拖延,所以要改善的第一步,就是訓練自己意識到拖延傾向,學會用正確的心態接納這些待辦事項。

▲治好拖延症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.com)

第二週:建立工作的上部結構

當心態擺正之後,就須要一套系統性的方法,讓你有步驟、有計畫的重新改造工作習慣。很多比你更成功、更有效率的人,不一定是因為比你聰明或更有才華,而可能只是擁有一套更好的系統來推動進程。將龐大的任務簡化成小小的短期目標,活用待辦清單、編排出優先順序,就能一個接一個完成眼前的首要任務,而不會繼續在雜事上浪費時間。

▲治好拖延症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.com)

第三週:對付時間小偷

生活周遭的誘惑超級多,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很難長時間專注,一不小心就會被電腦、手機等科技產品偷走時間,閒雜的人、事、物也容易讓我們分心,要是再遇上目標模糊的主管、會議…,想要完成任務就更遙遙無期了,這時應該要運用「分心筆記」、「煩惱筆記」,來避免浪費無謂的時間。

▲治好拖延症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.com)

第四週:專心致志

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很難一心多用,「多工處理」並不是適合人類的工作方式,當你同時進行好幾件事,反而會因為專注力不足,無法完成複雜的任務。所以比較實際的方法是專心致志,一次只做一件事,設定好專注計時器、將工作組塊化(chunk),再搭配冥想呼吸,就能讓集中力瞬間提高。

▲治好拖延症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.com)

第五週:保持動力

「拖延症」最難的就是保持動力,當你的任務缺乏進展,就容易感到沮喪和懈怠,長期進行不熱衷的工作更讓人想放棄,這時應該要持續自我激勵,找到激發自己的動機才能撐下去。

▲治好拖延症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.com)

當你完成了整個五週計畫,就可以持續應用最適合你的策略,讓它們成為生活的一部份。從此就不用再焦慮時間不夠、任務沒終點,再艱難的目標都能輕鬆達成。

▲治好拖延症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.com)

★書名: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?
★作者:加蘭・庫爾森
★出版社:商周出版
★出版日期:2021/01/05
★建議售價:新台幣280元

►新的一年,建立5個生活習慣 變成更加成熟的大人

►難怪萬年單身!4個特質「嚇跑異性」 意見超多、奪命連環call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