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鬱來襲做什麼都沒勁?心理醫師教你「休息」才能擁抱幸福

▲藤野智哉,討好自己就夠了,憂鬱症。(圖/達志示意圖)

文/藤野智哉 圖/達志示意圖、出版社提供

當你當陷入「憂鬱狀態」時,最重要的是「休息」!

休息,是為了體驗幸福
牢記這一點就好-當你感到疲憊時, 當務之急就是讓自己「休息」。

任何人都會有痛苦的時候:
「去公司真的好痛苦。」
「完全不想做家事。」
「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。」

當這樣的時刻來臨時,你最應該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「休息」。

所謂「 幸福」的感覺, 很難在忙碌、疲憊的時候感受得到; 吃一頓美味的餐點、欣賞漂亮的風景、穿上喜愛的衣服、看到可愛的周邊商品......,能不能感到「我真幸福!」取決於當時自己的身心狀態。

當你感到疲倦時,即使享用了喜愛的食物,也可能覺得「不怎麼好吃」;在疲憊的時候,連觀賞電影的心情都沒了。所以在痛苦的時候,首先,讓自己「休息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

有些人對於沒有生病或看醫生就請假不上班,或無法說明自己有多難受便放棄做家事等等行為,會產生罪惡感,但是,如果明明覺得很難受還勉強工作或做家事,遲早有一天會出問題。所以,請告訴自己:「休息」是最佳選擇,好好休息。

▲藤野智哉,討好自己就夠了,憂鬱症。(圖/達志示意圖)

憂鬱狀態是暫時的,不是疾病

有些人因為覺得自己可能罹患「憂鬱症」而前來找我看診,但實際上,一般人常說的憂鬱症和身心科醫師所定義的憂鬱症不同。

憂鬱症指的是接受醫院檢查診斷後的病名,但多數情況下,一般人都是處在「憂鬱狀態」。「憂鬱狀態」不是病名,而是莫名感到心情沉重的「狀態」,是任何人都有可能短期發生的情況。例如,失戀或寵物去世等打擊,以致可能會有兩三天睡不好、沒食欲、做任何事都提不勁的狀況,這是「憂鬱狀態」只要是人,誰都可能會有這樣的狀況。多數情況下,「憂鬱狀態」並不會變成憂鬱症,也就是說,處在「憂鬱狀態」的人,並不是都會惡化為憂鬱症。

無論如何,當陷入「憂鬱狀態」時,最重要的是「休息」。當心靈承載負能量、疲憊不堪時,徹底休息是基本關鍵:好好地吃飯、好好地睡覺,充分休息,身心才能得到妥善的照顧。

只要這麼做,自然就能無病感到幸福,身心也能恢復健康狀態,而這一切,是為了好好接納痛苦前的必要過程。
總之請記得,當你覺得疲倦、難受的時候,先「休息」吧!

▲藤野智哉,討好自己就夠了,憂鬱症。(圖/達志示意圖)

書名:《討好自己就夠了》
作者:藤野智哉
簡介:身心科醫生,畢業於日本秋田大學醫學院。日本國家資格認證心理師、日本各大企業長駐醫師。由於幼年時期罹患川崎氏症,以致心臟有冠狀動脈瘤;現在依然必須定期接受治療。正因如此,從學生時期開始就被禁止劇烈運動等,並在與疾病奮鬥的過程中矢志走向從醫的道路。

►很適合結婚的三大星座配對!有共同想法、個性互補理解是關鍵

►第一眼看到魚還是貓?測試你個性是否夠成熟

►韓佳人同框老公牽手又靠頭閃瞎粉絲!42歲仍是「最美素顏」超狂保養法公開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