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香港首富」李嘉誠成功秘訣靠搶學!為人處世憑方圓定律更受人尊重

文/劉教授 圖/達志示意圖、橙實文化

探索自己認識自己,決定自己傳承自己
「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,你也可以發光。」―李嘉誠

在任何階段中,通常都是由學習開始,先對自己有了初步的認識,才有辦法前進到下一個階段,再藉由練習來判斷學習的成效,可以從中了解到這樣東西適不適合自己以及是否真正了解它。透過實習階段,去實際操作,看看自己能否將所學運用自如,不斷地嘗試,在過程中慢慢聚焦,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。我們也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身邊的人,幫助他們一同成長、學習到更多東西。最後再透過演講、線上教學等方式,將自己曾經的經歷及學習到的事物分享給更多的人,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並且傳承自己,期許大家都能成為更好的人。

成功、生活。(圖/達志示意圖)

李嘉誠曾說:「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,你也可以發光。」

雖然在最初的時候我們還只是群體中不起眼的小角色,但是在經歷各個階段的學習、磨練、實際行動後,我們也能證明自己有一定程度上的能力,已經不再是當初的一張白紙,在某個領域上成為了可以影響他人的人,並以自己的能力去教導、傳達正面的價值,傳承自己,不要吝嗇於付出自己的經驗,選擇幫助別人避免再次走到我們從前經歷過的苦,省略部分的難題,能夠更好的精進自己,發揮我們所擁有的影響力。在他人眼中,我們也可以成為會發光的人物,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,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像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的,在自己進步的同時,也能讓他人變得更好、共同成長。

如何樂在學習、樂在工作、樂在生活、樂在生命,也可以衡量自己的一生,我們可以學習李嘉誠的風範及內涵,可以傳承李嘉誠宏觀的理念及想法。所以我將李嘉誠傳承給我們的觀念、精神及人生的目標整合為本節中洞悉力的第一個階段:探索自己認識自己,決定自己傳承自己。為了達到這個遠程的階段,我認為階段的完成必須要擁有系統性及思維性的框架或學習的架構,才能讓讀者脫離漫無目的探索,及沒有人生目標的生活,期許這個框架或架構能帶給讀者創造整體的觀念及整合性的思維,在這個洞悉力第一階段的框架如下。

1、學習階段:

在人生的各個階段,學習是必經的歷程,我們會接觸到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,可以藉由這個過程來探索自己的興趣、能力、價值觀等,對自己有初步的認識。我們可以去嘗試各種東西,無論是喜歡的或是討厭的,不要將自己限定在某個範圍內,或是因為不感興趣就不去接觸,如果在一開始就選擇逃避,以既有的刻板印象衡量事物,很可能因此失去增加一項專長的機會。探索自己的過程是幫助我們更加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麼、可以努力到什麼程度等,願意去嘗試就是好的開始。

李嘉誠於汕頭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說中以當時熱烈討論的「為什麼不是下一位李嘉誠」為主題,並說明到:「東坡先生曾說『食無肉,並無藥,居無室……』,我小時候比蘇東坡這句話的生活條件更苦,在這艱難階段中,我還能在品格個性、能力、情感與志趣的探索裡找得快樂的滋味。」在學習的階段可能不會一帆風順,但若能像李嘉誠一樣,在探索的過程中找到快樂,就不會感到那麼的痛苦,甚至會更願意去找尋自我、認識自己,環境不是阻礙你探索自己的原因,只要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,就能在過程中找到自己。

成功、生活。(圖/達志示意圖)

2、練習階段:

學習是一種探索自己的過程,練習則是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,在不斷地練習讓印象更加深刻的同時,還可以檢驗先前的學習成果,透過比賽、考試等方法,查看學習方式是否適用於我們身上或是該項目適不適合我們、所做的努力有沒有任何幫助。如果學習是為了練習,那麼練習就是為了驗成果,尋找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,若是練習不足,經過比較後發現成績不太好,我們要先找到問題的所在,並將其改正,再重新回到學習階段,做好準備之後,便可以繼續練習。

在學習到很多東西之後,可能會發現並不是每個項目都能表現得很好,但如果發現這個領域不適合自己的話,可以選擇停止繼續下去,往自己擅長的方向努力,要懂得及時止損的概念。上一個階段的探索自己是在發散,小時候學過的才藝可能有很多,隨著年紀的增長,慢慢地找到自己的強項,從前面的探索自己、認識自己,變成了發現自己、了解自己,因為我們經過不斷地練習、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、測驗後,會逐漸地聚焦,更了解自己擅長的領域、需要的是什麼。

李嘉誠曾說:「知道自己要幹什麼,夜深人靜時問問自己將來的打算,並朝著那個方向去實現,而不是無所事事和做一些無謂的事。」我們透過不斷的練習可以去了解自己喜歡的是什麼、擅長的是什麼,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,而不是做一些對自己沒有幫助的事情。在練習的過程中,慢慢排除不適合自己的選項,將精力聚焦在自己擅長的事物上,並且繼續努力、不斷地嘗試,找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方案,檢驗學習的成果,去發現自己、了解自己。

3、實習階段:

經過學習及練習階段,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擅長什麼、會什麼,接著進入實習階段。實習是已經開始在做這件事情,實習是為了磨練、鍛鍊自己,讓你學會實際上的操作,不僅止於紙上談兵。舉例來說,平常學習到的東西可能透過學校的期中、期末考來檢驗學習的成果,練習只是書本上的知識、理論,當你開始工作時會發現那些理論好像沒有辦法派上用場,不知道該如何發揮;而實習則是讓你學會如何把學習到的知識及理論結合實際操作,將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,並且能夠很好的運用自如。

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,你需要淬煉自己,需要不斷的去嘗試、不斷的去實習,努力讓自己的某方面能變得更專業。在成長中會遇到不同的挫折及困境,不管經歷了成功還是失敗,在過程中,一定會有值得我們學習、改進的地方,因為這段過程會使我們更精進,讓我們變得更強大。經過這段期間的磨練、淬鍊後,我們會了解到:任何事情的成功之路一定會遇到難關及挑戰,知道該如何去解決、怎麼去面對,只要撐過這個階段,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。

李嘉誠自述自己成長的年代社會十分艱苦,飢餓與疾病的恐懼強烈迫人,不是每個人都有求學的機會,貧窮也彷彿無期徒刑一般。生長在如此糟糕時期的他並沒有因此而沉淪,反而認為正是這樣的成長背景讓他學到最價值連城的一課—逆境和挑戰只要能激發起生命的力度,我們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像的。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李嘉誠一樣,生長在這樣的環境還能將其視作挑戰,並且努力尋找出口,在經歷過如此艱難的磨練後,最後淬煉成功,成為一名眾所皆知的成功企業人士。

成功、生活。(圖/達志示意圖)

4、教習階段:

在前面三個階段中,我們體驗到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,遇到的困難也都一一克服,抱持著一顆堅定的心,一路磨練自己,成功走到這裡。在這個階段,我們可以試著把過去的經驗教給他人,讓他人不用再經歷同樣的磨難,可以將時間花在對他們更有意義的事物上。雖然在本階段能夠教導的人數並不多,可能是一對一的家教,或是在身邊的朋友遇到困難時,可以為他們提供人生經驗、幫助他們換個角度思考等,影響力較小,但是只要能以自身的經驗或能力幫助到他人,使他人變得更好,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也會一起成長,自己或多或少也會有所改變,找到適合的方法,成功的定位自己,在幫助他人的同時,也能夠幫助到自己,這就是教習階段的意義。

李嘉誠認為每個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,最關鍵的成功方法就是尋找到導航人生的目標。像是在家裡可能扮演女兒的角色,在職場上扮演員工,有些人會找不准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定位,是將所有角色搞混,分不清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,我們要試著努力分辨清楚,自己在何時何地扮演什麼角色,學會分辨場合說話,找到自己人生中的定位。若是還有能力的話,可以幫助身邊的人找到自己,讓他們不會在切換角色的同時弄丟自己,或是幫助他們堅定自己的信念,不會被他人動搖,一時興起改變想法。李嘉誠教會我們人生的定位很重要,我們不能弄丟導航人生的座標,要時刻清楚自己的定位。

5、傳習階段:

透過先前不斷地努力、提升自己,為了擴大影響力,我們可以將所學到的知識、經驗及能力等寫成一本書,讓更多人受益,或是擔任老師的角色去教導學生,甚至是擔任演講者,不再只是一對一或一對少的教學,而是一對多的傳達,不吝嗇於分享過往的人生經驗,也不害怕他人學習、超越自己。我們在傳達知識的同時,決定好自己的高度及價值,透過授課、演講、寫書等方式,真正去幫助到別人,讓大家都能在探索的過程中,尋找到擅長的領域,也省去很多彎路,能夠了解自己、認識自己,並找到未來的方向。當我們的影響力逐漸擴大,可以更好地去決定自己、傳承自己,將過去所學的傳承給他人,為他人提供正面的價值,對他人造成正向的影響,這便是傳習階段最高的價值。

被譽為「一本會行走的書」,李嘉誠很樂意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及經驗,縱使家境貧困,小學都沒有讀完,他反而選擇努力提升自己,不斷的學習、精進自己,他說:「我與別人最大的不同是,我一直在進步,而他們只能維持現狀,我這不叫『求學』而是『搶學』。」他大方的跟別人分享他在成功過程中的學習方法,受邀參加各種場合的演說,傳授各方面的知識給我們,幫助有需要的人,使我們從中受到啟發、受益良多。

成功、生活。(圖/達志示意圖)

#方圓定律

做人不能有太多的稜角,會容易傷害到他人、招惹禍事;過於圓滑的話,則會讓人想要遠離你。方圓定律是在說明做人要懂得以不同的方式去應對各種情況,要適度擁有自己的原則跟底線,不能任人隨意觸犯自己還表現的沒關係,這樣是不會被尊重的,也容易被有心人利用,但是也不能太過度,這樣會傷害到別人,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還可能遭到他人陷害,為自己帶來麻煩。

以李嘉誠為例,在做人方面,他相信幫助他人、對社會有所貢獻,是每一個人必要的承擔,做一個體面、尊重他人的人,會為自己迎來好人緣,受到他人的尊重;做事方面則相信只有堅守原則和擁有正確價值觀的人,才能共建一個正直、有秩序及和諧的社會,一個沒有原則的世界是一個缺乏互信的社會,堅守原則才不會被人冒犯,而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並且能夠傳達給身邊的人或是影響社會,會帶來良好的社會風氣,改善秩序。李嘉誠無論在做人或做事方面,都很好的運用了方圓定理,在有自己原則的同時,既不會傷害到他人,還能維持好人緣,由此可見,方圓定律可以運用於任何方面,秉持這個原則可以為自己在省去麻煩的同時,也受到大家的尊重。

小啟示/
1、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,你也可以發光。
2、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,我們是有足夠的能力像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的。
3、不管經歷了成功還是失敗,在過程中,一定會有值得我們學習、改進的
地方。
4、逆境和挑戰只要能激發起生命的力度,我們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
像的。
5、我們不能弄丟導航人生的座標,要時刻清楚自己的定位。

橙實文化,。(圖/達志示意圖) 

書名:人生做對選擇,好事就來─成功者才知道逆轉人生的20堂課

作者:劉教授

經歷:中央大學財金所碩士、中原大學商學博士財務組,學術專業及研究發表多為風險管理、金融機構管理、客戶關係管理及不動產專題等研究。

出版社:橙實文化

►韓韶禧坎城紅毯穿白紗禮服如仙女下凡!鬆弛感髮型網友看不懂

►最幼稚的三大星座!TOP 1活在童話世界 擅長自我幻想腦補劇情

►韓流退燒!年輕人都在瘋「陸系美妝」 色選更適合亞洲人、價格還超便宜

關鍵字:

李嘉誠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