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台灣棒球消費性調查顯示12強後中華職棒關注度提高兩倍,此為示意圖。(圖/東方線上提供)
記者蔡惠如/綜合報導
台灣棒球風氣高漲,國際賽事的熱度更進一步推動職業棒球的發展,連帶帶動球場內外的消費行為。根據東方線上的調查數據顯示,85%的台灣民眾關注世界12強棒球賽,這股熱潮更使中華職棒的關注度提升兩倍,顯示國際賽事對本土棒球市場的影響力。而90%的球迷表示觀看球賽時會額外花費,平均每人消費達1,545元,顯示棒球經濟的龐大潛力。
世界12強棒球賽讓台灣隊奪冠,不僅掀起棒球熱潮,也帶動了職棒的討論與參與度。調查顯示過去兩年內,台灣民眾對棒球的關注度維持在74%左右,而在所有賽事中,12強賽的關注度高達85%,相較之下,中華職棒的關注度僅為39%。但受到國際賽事的加持,預計今年開打的中職賽事,有79%受訪者表示會持續關注,比起過去兩年的比例提升兩倍。
而60%的球迷仍選擇透過電視或網路觀看直播,但觀看精華片段的方式也相當受歡迎,有46%的人表示會透過網路觀看精彩回顧;42%則透過新聞報導補足賽事內容。願意實際購票入場的比例約為11%,推估約有136萬人選擇進場觀看職棒賽事,相較於去年的115萬人,成長幅度達18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近兩年內僅關注國際賽事的新球迷中,有13%表示願意到場支持2025年的中華職棒賽事,顯示國際賽事對本土職棒的影響具有延續性。
看球賽不只是買票進場,進場後的消費行為也成為棒球經濟的重要一環。調查指出90%的球迷在球場內會有額外消費,平均每人花費1,545元,其中有10%的球迷單次花費會超過3,000元,消費項目以「餐點與飲料」(76%)最受歡迎,其次為「服飾類商品」(58%)與「紀念棒球等運動周邊」(34%)。
至於吸引球迷進場觀賽的主因,58%比例主要是「現場氛圍熱絡」與47%的「與親友相約觀看」,可見比賽不只是運動競技,更是一種社交活動。此外部分球迷的進場動機與特定球員、教練甚至啦啦隊有關,39%的人是為了支持特定球隊,35%關注特定球員或教練,另有27%表示特別期待觀看啦啦隊表演。這些現象顯示,職棒賽事的吸引力已經超越比賽本身,涵蓋整體的娛樂體驗。
我想要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