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因「半衰期」長達5小時 專家:下午就該停止攝取

▲▼營養師曝過度攝取咖啡因「副作用」一次看             。(圖/Unsplash)

▲咖啡因在你身上停留時間其實比想像中還久。(圖/Unsplash)

記者蔡惠如/綜合報導

「喝了咖啡之後還睡得著,代表晚上喝咖啡也沒問題」這種想法,專家表示誤會大了,其實咖啡因在體內的停留時間,比大多數人以為的還久,一般來說咖啡半衰期長達5個小時,意即你喝完咖啡後過5個小時,你身體裡還有半杯咖啡因,就算你喝了還睡得著,其實不代表能睡得好。若希望晚上睡得安穩,建議在下午這個關鍵時間點後,就該停下手中那杯咖啡。

▲▼喝咖啡會睡不著?專家:下午2點前喝完             。(圖/Unsplash)

所謂「半衰期」,是指一種物質在體內濃度減半所需的時間。根據2024年4月的《歐洲藥物化學雜誌報告》中指出,咖啡因的半衰期一般落在 5至7小時 左右,視每個人體質、肝功能、代謝狀況與年齡而定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下午4點喝下一杯中杯拿鐵(約含120毫克咖啡因),到晚上9點,體內仍殘留60毫克;到了凌晨2點,還可能有30毫克尚未排出,對睡眠品質依舊有明顯干擾。

▲▼  營養師曝喝咖啡4好處。(圖/翻攝unsplash)

咖啡因是中樞神經興奮劑,會阻斷腦中的「腺苷」(adenosine)受體。腺苷是讓人感到疲倦與產生睡意的重要神經化學物質,當咖啡因干擾這個機制,就會讓人精神興奮、延遲入睡、減少深層睡眠,甚至導致淺眠或多夢。

有研究指出,就算是白天攝取高劑量的咖啡因,也可能對夜間睡眠造成影響。對於本身就有失眠困擾的人來說,咖啡因更容易成為惡性循環的一環,「晚上睡不好,白天更需要咖啡提神,反而進一步影響下次的睡眠。」

咖啡因在飲用後約30至60分鐘血中濃度達到高峰,也就是這時候你會感覺最「提神」。之後血中濃度才會緩慢下降。以半衰期5小時估算,完整代謝完一杯咖啡至少需10小時,因此即使你不感覺亢奮,體內可能仍殘留咖啡因。

▲▼喝咖啡會睡不著?專家:下午2點前喝完             。(圖/Unsplash)

若你預計晚上11點前上床睡覺,建議 最晚下午2點前就應該停止攝取咖啡因,讓體內有足夠時間代謝。對於代謝較慢或對咖啡因敏感者,甚至建議中午過後就避免攝取。

若喝咖啡後出現心悸、焦慮或手抖的情況,建議馬上停止攝取、喝水稀釋、搭配碳水化合物(如餅乾或香蕉)有助減緩不適,也可進行輕度運動幫助代謝。不過目前沒有明確方法可以快速排除咖啡因,時間仍是最主要的代謝依靠。

除了大家熟知的咖啡,以下幾種常見飲品與食物也含有咖啡因,如果可以,在睡前最好避免攝取過多,包括茶類(紅茶、綠茶、烏龍茶)、可樂、能量飲料、黑巧克力等,而且一些藥物也可能含有咖啡因。

▲▼喝咖啡的「3個黃金時間」你一定要知道             。(圖/Unsplash)

咖啡本身富含抗氧化物與多酚,適量攝取對心血管、代謝症候群甚至認知功能都有正面幫助。依據多數研究建議,每日攝取咖啡因不超過400毫克(約3~4杯咖啡)。選擇無糖或低糖黑咖啡、避免空腹飲用,並搭配均衡飲食與良好作息,才是真正喝對咖啡的方法。

關鍵字:

咖啡因, 睡眠, 影響, 建議, 健康

分享給朋友:

追蹤我們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