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當加害人!這句「你為什麼被家暴?」對受害者是雙倍傷害

▲潛入受暴者的內心顧慮,才發現「你為什麼不選擇離開?」這回應有多粗暴!。(圖/女子學提供)

最近家暴事件頻傳,很多人開始關注這方面的資訊,但其實這個議題並不是突然出現的。長久以來受到傳統教育影響,大家都認為所謂的家庭暴力是「家務事」,當遇到困難與需要幫助時,容易因為害怕外界投射的眼光而拒絕關心與協助,進而使得事情演變成無法收拾的局面,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社會案件。

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,或許很難想像,到底是多麼巨大的壓力壟罩,使得那些長期受暴的受害者,願意長期忍受不論是肢體、精神語言或是性的暴力虐待。今天透過與洪培芸心理師的對談,編輯想和大家聊聊關於「受暴者」的心理。

離開是最簡單也是最艱難的決定

在聊這個話題之前,洪培芸心理師先是深呼一口氣,然後緩緩地說:「受暴者不願發聲的原因真的太多了,多到實在是很令人心疼!」

多數的受暴者遭受到暴力對待這件事都不是第一次發生,很有可能是循序漸進,從初期的言語暴力、情緒喜怒無常,容易遷怒、摔東西等等。但因為是「家人」,所以當事件發生時,我們會下意識地替他們辯解、找藉口:「可能只是心情不好或是工作不順」、「應該下次就不會了,過一陣子就會好了。」

▲潛入受暴者的內心顧慮,才發現「你為什麼不選擇離開?」這回應有多粗暴!。(圖/女子學提供)

▲(圖/Unsplash@Hal Gatewood)

洪培芸心理師舉例,就像如果小孩第一次犯錯,父母難道會立刻把他送到警局嗎?答案想必是否定的,初次一定會選擇原諒,相信對方有可能會改變。但很常碰到的情況是,有一就會有二,於是受害人的心理會開始產生拉鋸:「他是我的家人耶,我不原諒他嗎?」、「要不要再原諒他一次呢?也許他下次會改進的吧!」

因為是親密的愛人,所以選擇一再地包容,不斷退讓自己的容忍底線,但往往會不小心讓包容變成寬容,寬容久了就成了縱容。很多人看到這裡忍不住會問:「那為什麼不選擇離開?」但離開又談何容易:

1. 親情羈絆

▲潛入受暴者的內心顧慮,才發現「你為什麼不選擇離開?」這回應有多粗暴!。(圖/女子學提供)

▲(圖/Unsplash@Edgar)

家人這層摯愛關係,其實是很多人離不開的沉重包袱,除了與施暴者間的情感,擔心通報可能對施暴者不利外,也受到華人儒家文化的影響,還是會認定「以和為貴」,應該要「顧全大局」維持著家庭的完整。

若剛好發生在育有子女的家庭中,更會忍不住擔心「那孩子誰該怎麼辦?」、「是不是要被迫和孩子分開?」未來孩子的監護權與處置又該何去何從?

如果你是當事者也許可以這麼做:

在離開與不離開間有非常多的情感考量和羈絆,洪培芸心理師建議,當面臨選擇時,第一時間可以尋求相對可靠的親友、第三人的協助,或是找尋相同的案例,參考別人的經驗分享,但是不要完全聽信或是照做,因為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身的家庭狀況及孩子個性。

像洪培芸心理師曾遇過一個個案,因擔憂膝下兩名子女的手足之情,不忍將他們拆散而陷入苦思。大部分的人在下意識都會建議那就一人帶一個孩子,剛好公平,但孩子並不是大人的所有物,且每個孩子個性也不同。

於是在她的陪伴與精神支持下,那位媽媽決定將兩個孩子的監護權都交給父親,讓姊弟們能夠共同生活,一起成長,為孩子做出最合適的選擇。

社會資源可能可以幫助你這些:

如果真的不幸要走到司法程序,不懂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也沒關係擔心,社工轉介或是尋求其他法律扶助單位,都會有熱心的專人提供諮詢,不論是離婚後的贍養權益,或是孩子的監護權問題,尤其是監護權的部分,其實現在法院都會以孩子的發展為最優先考量判定,經濟能力已非最主要因素。

2. 經濟限制

▲潛入受暴者的內心顧慮,才發現「你為什麼不選擇離開?」這回應有多粗暴!。(圖/女子學提供)

▲(圖/Unsplash@Jeremy Yap)

除了親情羈絆外,經濟因素也占了相當高比例,洪培芸心理師分享,這還是跟我們傳統社會運作的影響有關。因為長期以來,多數的家庭型態都還是由男主外,女主內形成,有些上一代的女人,甚至走入婚姻後就是一輩子的家庭主婦。

如果離開家庭後,缺少經濟支柱,「那生活該怎麼過下去?」、「這麼久沒工作了,誰還會錄取我?」、「如果我去工作了,那小孩該交給誰照顧?」總總諸如此類的擔憂就足夠成為他們忍氣吞聲,繼續待在次等地位的家庭之中,因為在那裡至少有安身之地、至少三餐吃飽穿暖。

如果你是當事者也許可以這麼做:

很多時候,當這些長年待在家的主婦們,在離開職場十幾年後,突然間要他們二度就業、重回工作岡位,姑且不論是否還具備實際的工作能力,在心理上的那層焦慮和抗拒,其實是很大的挑戰。

洪培芸心理師分析,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,因為一段時間沒有觸碰某樣東西時,本能地會害怕自己無法勝任,進而直接否定,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。

但也許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是可以學習與重新訓練的,「儘管時代一直在改變,但人是擁有無限的潛能的!」更何況有些時候,其實多半的人都還保留著一定的能力,只是過於自貶和缺乏自信心。

社會資源可能可以幫助你這些:

如果真的很擔心,自己與這個社會脫節,可以參考政府機關提供的就業服務,像是就業培訓、就業輔導。另外若害怕找不到工作,或是因為必須接送小孩,而需要比較彈性的工作機會,也可以透過就業支持系統,由專人媒合較適合的短期雇約工作。在

工作尚不穩定的這段動盪期,還能先尋求社福單位協助申請相關經濟補助,例如公部門的馬上關懷急難救助、特殊境遇家庭扶助,若是身邊帶有未成年孩童,同時還可以獲得一筆子女生活補助。

3. 外界眼光

▲潛入受暴者的內心顧慮,才發現「你為什麼不選擇離開?」這回應有多粗暴!。(圖/女子學提供)

▲(圖/Unsplash@Kristina Flour)

但還有一種情況是沒有上述的兩種顧慮,多數的人仍然還是選擇繼續忍耐。洪培芸心理師說,原因就在於我們的社會氛圍其實並不鼓勵離開,甚至是不支持、將「離開」這件事貼上負向標籤,讓受害人害怕被這個社會指責而噤聲。

不只是社會的眼光,有些時候親友的建議和反應也會成為受暴者不敢說出來的原因,「難道不能原諒他嗎?」、「幹嘛跟他計較?」、「婚姻本來就是這樣阿!」說出這些話的當下,也許身旁的親友並不是惡意,但對於受暴者來說,他們的心靈是很脆弱及敏感的,說者無意,聽著有心,這些話語可能會成為壓倒受害人願意求援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如果你是當事者也許可以這麼做:

洪培芸心理師提議,我們都應該要學會區分自己的朋友圈,到底誰是能夠理性、有效幫助你的「神隊友」,哪些是不會產生助益,反而會讓你更受傷的阻力資源─「豬隊友」。並不是說這些親友不好,而是當事情發生時,尋求資源的方式和求助的對象很重要,否則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,很可能因為親友的一句話而又煙消雲散。

社會資源可能可以幫助你這些:

▲潛入受暴者的內心顧慮,才發現「你為什麼不選擇離開?」這回應有多粗暴!。(圖/女子學提供)

▲(圖/Unsplash@LinkedIn Sales Navigator)

當不知道身邊有哪些朋友可以信任,或是有誰可以幫助你的時候,尋求專業的管道其實是最簡單的。不論是社福單位、心理師、諮商師或是打電話到 113,這些相關單位一定有能力告訴你該怎麼做,或是替你轉介到最有利的資源協助。

不要懼怕尋求專業的協助,把他們當作朋友一樣傾訴,透過第三人的眼光,有時候能幫助你釐清事情的全貌,且經由專業人士的輔助,說不定還可以及早讓事情逐漸好轉,你害怕的事可能完全不會發生。

統整以上三點「親情羈絆」、「經濟限制」和「外界眼光」,我們不難發現受暴者不敢,甚至是害怕的站出來的原因,都和我們的社會結構還有長期以來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。

訪談的尾聲,洪培芸心理師無奈與痛心地說:「當這些都還存在的時候,其實支持他們站出來的東西真的很薄弱。」什麼時候我們的社會才可以不要去追問別人的婚姻狀態和生育計畫?「為什麼要離婚?」、「你為什麼會被家暴?」這種尖銳傷人的問題,何時才能消失?

延伸閱讀:

【家暴迷云】我們都看不見:隱藏在暴力與兇猛情緒的背後,施暴者其實有一顆早已破碎的心

寫給新手媽媽的一封信:在迎接孩子前要先學會愛自己!讓我們一起準備「心理的待產包」吧

※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https://share99.com/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