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體內濕氣過重,容易產生肌膚問題。(圖/Pexels、Unsplash,以下同)
記者曾怡嘉/台北報導
近來多午後雷陣雨,不僅是氣候潮濕、衣物也很難曬乾,而身體也容易受濕氣影響,以中醫角度來說,濕氣過重容易氣血不通,當汗水無法蒸發時,體內廢物也很難排出,營養師夏子雯分享想排除濕氣,也可以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下手,一起來了解。
當體內濕氣過多,反映在身上容易有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、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筋骨痠痛等,營養師夏子雯進一步說明,沒確診卻有咳嗽、鼻涕、痰多的狀況,以及腸胃不適、消化不良的狀況,而這些問題都可能以下方法改善。
#吃排濕氣的食物
營養建議多攝取全穀類食物,像是薏仁、綠豆、紅豆,都可清熱消暑效果,而冬瓜、苦瓜能利水消水腫,當胃口不佳時也可加入辛香料來提升食慾。
#飲食清淡、少高油高糖、少生冷寒涼
清淡的飲食對於胃腸道的負擔小,太油膩的食會使胃排空變慢、不利消化,容易造成悶悶脹脹的感覺,而高糖、生冷寒涼的食物,則對脾胃不益。
#適度運動
運動能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,活絡代謝,有利體內廢物的排出;若在室內運動,則建議可將門窗適度打開,讓空氣流通、身體排汗。
#善用除濕機
在使用前要記得將門窗緊閉、關好,減少外部空氣對流,以降低室內濕度,但要注意睡覺時不要開。
▲(圖/翻攝自FB/夏子雯-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)
我想要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