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植物都知道》為自己的生活拿捏比例 找到最自在的狀態

文/女子學

「療癒始於意願」,米漿(林宜蓁)在書寫《植物都知道》的過程中,意外開啟了內在探索之旅,而她的旅伴便是植物們。

喜歡植物的米漿,把她照顧植物時的感觸,如實地記錄下來。在這一篇篇的散文中,不僅能獲得與植物相關的小知識,還能看著一幅又一幅的植物美照,而緩緩地靜下心,然後彷彿自己也成了這趟旅程的旅伴,跟著文字裡的心緒前行,也有了勇氣面對一直以來未敢碰觸的人生課題。

▲植物能療癒人心。(圖/ichirochen,下同)

「有時候,人生有一段時間,你會把它歸類在無光的日子。」

自幼生長在鄰近大自然之處,對於遍地的花草樹木是習以為常,但與植物的連結,卻是透過母親才開啟。小時候看著母親在後院蒔花弄草,自己總是屁顛跟在身旁,聽她說著有關植物的一切,即使懵懂,也津津有味。

雖然平常看到美麗的花或是奇特植物,總會為它們留下美照,但我總認為那是受母親影響,所以養成了這樣的習慣,卻不知原來它們一直在療癒著我。「生活的狼狽跟內心的痛苦交織,都是因為想生存下去而拚命掙扎的痕跡。」這句話讓那年陷入低潮的自己浮現眼前,黯淡無光的模樣就像書中所提及,因沒有達到所需日照條件,而葉面疲軟的懨懨植物。

在那段缺光的日子,朋友的一次花市邀約,在種類繁多的植物群裡,看見了「想努力活下去」的證據,那般旺盛的生機讓人想連忙汲取,這才發現自己竟是如此渴望光線。每個人都有狀態不好的時候,這段無光的日子,或許令人掙扎不已,但請給自己重新調整腳步的機會,好好地探索內心,並再次找到所需的日光條件。

「不過度也不鬆懈,剛剛好的努力,最有效率。」

今天也「努力」過完一天嗎?米漿曾為了讓植物長得更好便「揠苗助長」,反倒讓它們因肥傷而走向死亡邊緣。我們對自己何嘗不是如此,不管在生活中,還是工作上,我們總是會過度努力,要是不這樣做,就好像失去了「證明自己」的機會,所以無情地燃燒著自身,直到變成灰燼才肯罷休。

古有云「中庸之道」,這告訴我們凡事不要過於不及,同樣的,米漿也語重心長地提醒:「停!你的努力需要稀釋!」為生活留點餘裕吧,有了喘息的空間,我們才能及時保護自己。所以從現在開始為自己的生活拿捏比例,然後繼續向前走。

《植物都知道》透過植物給了我們自己人生課題的答案提示,不管最終是否有找到解答,仍希望人們都能在翻閱此書時,更加認識自己。

延伸閱讀

看完會發現「快樂其實很簡單」的一本書:《你要快樂,才能好好生活》帶你找回活著的樂趣

暢銷心靈書《我可能錯了》4 句必收箴言:生命的智慧源自每一次的覺察領悟

※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