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往多年不想結婚「五大困擾」是原因 釐清彼此想要的再思考必要性

文/女子學

要不要結婚,一直是許多男女交往間的困擾。有些人覺得適婚年齡到了,應該要結婚,但卻因為兩個人沒有共識,因而導致彼此遲遲不結婚,而彼此的熟悉感又讓雙方覺得分手了很吃虧、很浪費青春等等,變成一個很雞肋的困擾。

對於情侶之間到底該不該邁入婚姻,《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》曾經蒐集了《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》三個月份的資料庫,發現到了適婚年齡卻不結婚的情侶,大約可以分成五大困擾。

▲到了適婚年齡卻不結婚,五大困擾是原因。(圖/《離婚活動》劇照)

五大困擾,導致不知道該不該結婚

在所有困擾之中,排名第一的是生育計畫。到底該不該生孩子,又或是要生幾個,在現代社會萬物皆漲的情況下,養小孩是一件很艱辛的事情,這也導致許多結婚男女在婚姻當中過得很痛苦,不知道到底該不該生育。

排名第二的困擾是家庭關係。許多人會擔心家事分配、是否與公婆住、春節要到誰家過年等等的問題。有些人也會擔心,自己的伴侶和原生家庭相處的困擾,是否會成為結婚後的縮影,這也是許多人不敢踏入婚姻的原因。

排名第三的是金錢觀念。有些人花錢花得很兇,有些人賺錢賺得不多、省吃儉用,雙方對於金錢的觀念如果不一樣,很容易就會出現摩擦,導致彼此沒有辦法達成結婚的共識。《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》也建議,夫妻應該討論好要採用「分別財產制」、「共同財產制」、「法定財產制」,來決定婚後財產分配。

排名第四的是社交活動。彼此跟朋友是怎麼聚會的,如何維持平常的人際關係,也是雙方有可能出現不知道該不該結婚的要素之一。

排名第五的是相處模式。雙方是否有共同話題、共同興趣?如果沒有,那麼是否要結婚,就會變成很困擾的問題。

▲同居不結婚也會是個選項。(圖/《結婚好嗎?》劇照)

也許同居不結婚也會是個選項

而就我所觀察到關於是否結婚的狀況,許多人會卡在「要嘛結婚、要嘛分手」上面。這確實是一個很難的問題。

另一種可能的辦法是:同居但不結婚。既然雙方有長期交往的意願,或早就已經長久交往了,那麼雙方不結婚,持續同居下去也會是一個選項。

在這樣的情況下,彼此壓力或許不會那麼大,不用背負法律上婚姻的義務,又可以持續享有彼此互相照顧、互相幫助的關係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可能就沒有生不生孩子的問題了,畢竟沒有結婚,應該也就不會生孩子了;金錢也是各自控管,彼此比較不需要去煩惱這些事情。

當然,如果有一方真的很想要小孩,或是很想要買房等等,而另一方無法配合的話,那或許就得分道揚鑣,各自去尋找可以接受自己價值觀的伴侶,又或是因為愛對方,所以更改原本的目標,讓自己多一些彈性,可能反而能讓原本走不下去的關係,又變得能夠走下去了。

延伸閱讀

Yes or No?看完這 4 部道盡都會男女婚姻觀的偶像劇,你的答案是什麼?

交往久了卻不敢結婚?釐清雙方的焦慮點,重視彼此害怕的原因

※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