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是養肝最佳時機 中醫:飲食遵守「多酸少甘」收斂肝氣

▲▼中醫教你春季養肝5個原則。(圖/Unsplash)

▲酸味食物有助養肝,愛生氣的人應適量減少。(圖/Unsplash,以下同)

記者曾怡嘉/台北報導

以中醫理論來說,春季屬木,與肝相應,此時養肝最為關鍵。肝主疏泄,負責調節氣機、情緒與消化,養肝得當有助於氣血流暢、精神旺盛。以下是春季養肝的重點,跟著做養出健康體魄。

#多酸少甘,補充養肝食物

飲食方面建議多吃綠色食物,有助於清肝解毒,如菠菜、韭菜、青椒、芹菜、綠豆等。適量補充酸味食物,因為酸味入肝,能收斂肝氣,如檸檬、山楂、烏梅、柑橘等,但肝氣鬱結者應適量減少,最後要少吃甜食,因過多甜食會生濕困脾,影響肝氣運行。

▲▼中醫教你春季養肝5個原則。(圖/Unsplash)

#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肝氣鬱結

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生氣、焦慮、壓抑,肝氣鬱結容易導致失眠、胃脹氣、偏頭痛等問題,另外也提醒睡眠要充足,因肝在夜間 11 點至 3 點進行排毒修復,建議晚上 11 點前入睡。

#舒展筋脈,促進肝氣流通

春天適合舒緩的運動,如慢跑、瑜伽、伸展操、八段錦等,幫助舒筋活血,應避免過度激烈運動,否則反而會消耗肝血。

▲▼中醫教你春季養肝5個原則。(圖/Unsplash)

#避免過度勞累與熬夜

肝血足則眼明,肝血虛則眼乾澀、視力下降,長時間用眼或熬夜會傷肝,應適當休息,久坐不動會影響氣血循環,建議每隔 1 小時起身活動一下。

#按摩養肝穴位

太衝穴(位於足背,大拇趾與第二趾中間凹陷處):有助於疏肝解鬱、降火氣;肝俞穴(背部第九胸椎下方)可幫助養肝、改善疲勞;三陰交(小腿內側,內踝上約三指寬處):有助於調節肝脾腎功能。

關鍵字:

健康, 春季, 養生, 肝氣, 中醫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