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科醫師教7種「眼下顆粒」判別法!第1種靠正確保養能改善

▲▼皮膚科醫師教眼下顆粒判別法 。(圖/翻攝小紅書、IG)

▲皮膚科醫師分享幫助改善眼下顆粒的保養秘訣。(圖/翻攝IG@thanks_kim、@hongsuzu)

記者張毓容/台北報導 圖/翻攝小紅書@李藝恩Dr.meili

每個女生都想要平滑細緻的好肌膚,但有時候眼下會冒出一些小顆粒,看起來像是閉口又像是悶住的小痘痘,摸起來不平滑,看起來更礙眼,但韓國皮膚科美女醫師李藝恩提醒,千萬別自己隨便亂摳亂擠,她分享眼下顆粒共有7種類型,其中只有一種能在家靠正確保養幫助改善。

▲▼皮膚科醫師教眼下顆粒判別法 。(圖/翻攝小紅書、IG)

▲▼皮膚科醫師教眼下顆粒判別法 。(圖/翻攝小紅書、IG)

李醫師首先提到,眼下顆粒中唯一一種能靠護膚幫助改善的眼下毛孔角化,其外觀特徵是角質堵塞、類似雞皮膚,而形成原因是遺傳,但因眼周皮膚薄、皮脂腺少,所以不可進行刷酸或去角質以免刺激。

正確的保養改善方式是,使用低刺激溫和的潔顏品,洗臉時用指腹仔細進行眼下清潔,洗後用含積雪草成分的化妝水濕敷5分鐘,並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眼霜或低刺激的保濕乳霜,在眼周輕輕按壓1~2分鐘,注意不能大力揉搓或按摩。另外,平時還要多喝水,盡量維持10點入睡,以及常開加濕器。

▲▼皮膚科醫師教眼下顆粒判別法 。(圖/翻攝小紅書、IG)

▲▼皮膚科醫師教眼下顆粒判別法 。(圖/翻攝小紅書、IG)

除了毛孔角化可靠正確保養幫助改善,以下3種則是可以靠雷射治療處理,比如最常見的眼下脂肪粒,外觀特徵是約1mm白色凸起小硬粒,形成原因則是因皮膚刺激,可透過雷射或是去醫院讓專業醫師取出內容物(堆積的角質)都可以。

而會傳染、需要馬上處理的扁平疣,外觀是微微隆起的褐色斑塊,形成原因是因HPV引起;還有不具傳染性的皮贅,其為接近膚色的增生物,這兩種都可以嘗試二氧化碳雷射治療。

▲▼皮膚科醫師教眼下顆粒判別法 。(圖/翻攝小紅書、IG)

▲▼皮膚科醫師教眼下顆粒判別法 。(圖/翻攝小紅書、IG)

還有不太好分類的3種,包含需要注意皮脂管理的眼下粉刺,外觀為小顆粒狀突起,形成原因是皮脂堵塞毛囊;比較難治療的皮脂腺增生,外觀為肉色球型隆起,是因皮脂腺異常增生形成,多發於油性肌;以及看起來為集中的片狀丘疹的汗管瘤,形成原因為源於汗腺深部的良性腫瘤,就需要進行高頻和雷射。

李醫師也提醒,眼下顆粒除了毛孔角化的類型外,都不建議自己隨意處理,尤其最後這3種類型相對來說較難處理,建議要及時就醫,遵循醫師建議治療。

►背後狂長痘?皮膚科醫師教「低成本」抗痘護理法 4步驟就搞定

►皮膚科醫師曝「長痘期保養」6大關鍵!忽略1步小心留痘疤

►額頭痘、下巴痘不一樣!皮膚科醫師曝「不同部位」4種抗痘法

分享給朋友: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

回到最上面